致敬耕耘 礼赞丰收⑨ |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者:宋心怡     发表时间:2023-11-01 点击:

       秋收以来,中农控股第三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入先进的玉米籽粒收割机,并依托中国农资®·富锦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中国农资“红马甲”农机服务队,深扎基层一线,奔走在田间陇上,解决农户收割难、收割慢、收割不干净等难题,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降低农户粮食收割成本,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为了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快玉米收割进度,一大早,中国农资®·富锦服务中心负责人朱红明驱车近两小时,赶到富锦市长安镇种植户的玉米地,确保玉米收割作业顺利开镰。
 
       玉米地里,中国农资“红马甲”服务队的农机手正驾驶着玉米收割机忙碌在田间,伴着机器轰鸣声,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机械中,摘穗、剥皮、脱粒、装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红马甲”服务队,确保颗粒归仓
 
       富锦市金仓谷物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薛金华看着自家地里金灿灿的玉米以及在田间往来作业的收割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只要给富锦服务中心打一个电话,他们就会立即协调收割机和拉运车辆,让作业经验丰富的机手把玉米籽粒收割机开到地里,省时、省力、省心,而且收得干净,一步到位。”

 
       秋收,离不开一个“抢”字。每到收获的季节,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会根据作物品种结构、作物熟期、作业条件等情况,精心组织,合理调配机车,帮助种植户开展抢收作业。

 
      “我们购置的克拉斯玉米籽粒收割机,日作业可达到500亩以上,并且直接收获玉米籽粒,通过转运车进行烘干、入库,真正做到玉米‘不落地’入仓,极大地提高了玉米收获效率,让种植户种地更轻松。”朱红明说。
 
       织密基层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
 
       富锦是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全国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第一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誉为“北国粮都”,也是全国供销合作社 “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
 
       为了全力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2023年2月15日,中农控股联合富锦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了中国农资®·富锦服务中心。短短半年多时间,服务中心充分依托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网络和网点优势,服务土地面积超过5万亩,基层网点覆盖富锦11个乡镇,积极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种地变得轻松了!”在位于富锦市长安镇的禧和家庭农场里,只见稻田满目金黄,水稻籽粒饱满,微风掀起层层稻浪。种植大户何玉柱看着自家稻田的长势,笑得合不拢嘴,“服务中心从品种选择、播种到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采取跟踪式全程服务,种地变得省心不说,还增产增收,今年我家水稻预计每亩能够增产5%-8%。”
 
       “我们要切实解决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富锦服务中心业务经理王健说,为了助力当地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丰产丰收,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当地种植户需求,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基础,配备标准化土壤检测实验室以及下沉到基层的小型配肥服务中心,指导种植户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和合理预防农作物的病虫草害,提供一站式服务。

 
       “下一步,富锦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中农控股第三党支部,以服务为根本,围绕农业生产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以及水溶肥、有机肥等绿色农资供应,探索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助力保障黑土地粮食安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朱红明说。
 
 
       结束语
 
       到本期为止,“致敬耕耘 礼赞丰收——‘庆丰收 促和美’中农集团在行动”系列报道就全部结束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农集团将继续坚定履行农业领域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坚持党建引领,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在农资保供、现代农业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助力粮食丰产丰收,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点击此处查看视频

责任编辑:原小瑛